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上归州刺史代通状二首·其二

怀濬 怀濬〔唐代〕

家在闽山东复东,其中岁岁有花红。
而今不在花红处,花在旧时红处红。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的家住在闽山的东面,在那里每年都会有花开放。
现如今我不在花开放的地方,但是那些花依然在过去开花的地方开花。

注释
闽山:本名乌石山,唐天宝二年(公元749年)改称闽山。在今福建省福州市旧城内之西南隅。与九僵山、越王台合称为“福州三山”。北宋熙宁间(公元1068-1077年)又改名道山。
岁岁:年年。

创作背景

  归州系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所置州,治所秭归县(即今湖北省秭归县)。怀浚作此二诗时州守姓于,于刺史生平事迹不详。通状为古代一种陈述报告的文件,通指通报,状即陈述,相当于现代的情况报告书或自述、自白书之类。传说怀浚颇能预言未来之事,乡人皆奉之为神明。刺史于公则认为他是妖言惑众,把他逮捕审讯。作者便写下这两首通俗明了的七言绝句作为自白,陈述自己的身世和感慨。刺史阅诗后,便将他释放。此诗为其中第二首。

简析

  《上归州刺史代通状二首·其二》是一首七言绝句。诗的首句点明诗人的家乡位于闽山的东边再东边;次句描绘家乡岁岁都有盛开的红花,展现了家乡的美丽和生机;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欲归不得的无奈。全诗质朴自然,明白如话,有浓郁的民间歌谣色彩;诗中文字句式的排比、反复、重叠、回环,更增加本诗的韵味。

怀濬

怀濬

怀濬(生卒不详),唐代秭归郡(今湖北西部)僧人。诗僧怀浚,唐昭宗乾宁(894—97)年间,他活动于秭归一带,“知来识往,皆有神验”。刺史于公以惑众的罪名将他逮捕审。问怀浚便写下一诗作为供状 《上归州刺史代通状二首》 。读了这两首诗,刺史深感奇异,就将怀浚释放了事。 3篇诗文  2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望庐山瀑布二首

李白 李白〔唐代〕

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
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
欻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
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
仰观势转雄,壮哉造化功。
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
空中乱潈射,左右洗青壁。
飞珠散轻霞,流沫沸穹石。
而我乐名山,对之心益闲。
无论漱琼液,还得洗尘颜。
且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代答闺梦还

张若虚 张若虚〔唐代〕

关塞年华早,楼台别望违。
试衫著暖气,开镜觅春晖。
燕入窥罗幕,蜂来上画衣。
情催桃李艳,心寄管弦飞。
妆洗朝相待,风花暝不归。
梦魂何处入,寂寂掩重扉。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更漏子·玉炉香

温庭筠 温庭筠〔唐代〕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2025 333诗词古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